巍巍贺兰山层峦叠嶂,守护着一望无垠的银川平原。在山的东麓,坐落着一个现代化生态移民示范镇——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。
初冬时节,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,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到户,随处可听见人们的欢声笑语……今日的闽宁镇已变成可接待游客的美丽小镇,街道宽整、村居整洁,葡萄园、红树莓园纵横成田,形成了特色种植、特色养殖、文化旅游和设施农业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。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图景在闽宁镇徐徐展开。
民生基础改善
帮扶援建铺就幸福生活
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,是守护农村群众健康的“关键一环”。在闽宁镇木兰村,一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卫生室为村民安居提供保障。
“这座去年新建的卫生室是厦门市社会帮扶援建项目,极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。”木兰村党支部书记何龙11月9日介绍说,2021年,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的牵头下,厦门企业投资113万正式扩建木兰村卫生室,成为闽宁协作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硕果。
“以前出门看病,村民们都要到县城去看,现在不用再来回折腾了,大病小病都能在家门口看了!”木兰村卫生室负责人姚杰表示,以前的卫生室面积狭小、设备老旧,承担不起木兰村的基本医疗需求。新建的卫生室配套设施全、环境干净整洁,内设接种室、治疗室、药房等6个功能室,解决了当地四千多村民就近就医的诊疗需求。
产业发展助脱贫
养殖业成为闽宁致富经
贺兰山麓,大棚园区放光彩。作为闽宁协作重要产业扶贫项目,闽宁镇园艺村设施大棚园区占地830亩,座座大棚整齐划一,棚内作物绿意盎然。
闽宁镇园艺村设施大棚园区,村民正在给西红柿择果。张启智 摄
“作物投资小,人工投入也不多!现在每个棚每年可以种两茬地,整体销路也能得到保证,每个大棚的年收入都能达到5万以上。”今年65岁的袁俊成是大棚园区负责人,每次谈到园区的200多个大棚,他都洋溢着笑容。“园区目前的作物以西红柿为主,年产量800吨以上,还种植蓝莓、辣椒等作物。”据介绍,园艺村设施大棚园区均已承包出去,年收入达到1200万以上。
产业催生的红利,总与百姓钱袋子相连。除了发展大棚种植,养殖业也成为闽宁镇的“致富经”,一片片荒漠滩经过产业养殖变成了“金沙滩”。
2014年开始投产的闽楠养殖有限公司就扎根在园艺村。这块地十年前还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,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滩羊养殖场。
“当年仅平整场地便用了150万元,第二年就开始投产。”羊场在闽楠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楠的精心经营下,呈现出勃勃生机。为了保证肉质鲜美,所有圈内的羊只做三个月到四个月的培育。高品质羊肉因此得到了内蒙古等地区客户的青睐。“目前我们每年发往厦门的羊也超过5000只。通过近十的发展,羊场存栏量达到8000只以上,年净收入超过3000万元。”
闽楠养殖场内,工人正在喂养滩羊。张启智 摄
听着音乐、吃着精制饲料、喝着纯净水、享受按摩……在闽宁镇的宁夏犇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,膘肥体壮的肉牛,正在享受着“悠闲时光”。
这处“金沙滩”上的养殖基地,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专业化和科学化,通过“在场+在线”全程管理,科学饲养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牛。据介绍,这里生产的高端和牛里脊肉,在北上广深市场可以卖到每公斤800元,是名副其实的“明星产品”。
同样位于木兰村的木兰养殖园区,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加上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,帮助越来越多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。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木兰村养殖区年产值约2000多万元,形成了显著经济效益。
激发内生动力
“让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”
水土滋养着酿酒葡萄,也滋养着勤劳的闽宁人。越来越多的闽宁移民通过奋斗,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。
作为村里第一批搬出大山的年轻人,刘莉搬迁到闽宁镇后不久便来到了立兰葡萄酒庄工作。她靠着勤奋好学,从基层做起,一路成长为负责整个酒庄车间工作的主管。
“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了,家庭收入也可以。许多和我一样的姐妹都在闽宁找到了生活方向。”如今,刘莉和丈夫都在立兰葡萄酒庄工作,一个分管生产、一个负责种植,每年收入十余万元,他们的幸福生活得益于闽宁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,更是源于闽宁人勤劳朴实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近几年,闽宁镇产业扶贫项目遍地开花。在闽宁协作资金的支持下,通过“企业+扶贫车间+贫困户”的模式,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应运而生。
作为一个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品牌培育、就业服务、电商创业孵化、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帮扶示范基地,禾美车间开办的“巧媳妇创业超市”,吸纳8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。“巧媳妇”直播带货团队向全国销售枸杞、干果等各类宁夏特产,并将福建的优质产品引入宁夏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闽宁协作互利互惠。
闽宁禾美车间工人正打包订单产品。张启智 摄
在禾美车间,工人们正在包装由厦门思明区总工会采购的宁夏农特产品。一份份红色的包装,浓缩着两地的深厚情谊。“我们常说,福建就是我们的娘家,闽宁协作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增收致富,更是信心和动力。”徐美佳是禾美车间的创办者,每每谈到福建与宁夏的“山海协作”情谊,她便激动不已。如今,禾美车间日订单量超2000单,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,带动当地近百名脱贫人员就业,探索出了新业态下就业创业富民新模式。
闽宁牢记协作初心、跨越山海同行,一任接着一任干,一棒接着一棒跑,在新征程上谋振兴、创佳绩,续写山海情新篇章。(张启智)